【公共管理学院】努力建设国内一流 国际知名高质量发展学院

作者:公共管理学院来源:公共管理学院发布时间:2022-10-14

南农新闻网公共管理教育始于20世纪初中央大学和金陵大学有关土地利用、土地经济与政策和农政学等方面的研究,1992年成立全国第一所土地管理学院并设立全国第一个土地资源管理专业博士点,在全国率先建立了公共管理博士后流动站。2003年,学校以土地管理学院为主组建公共管理学院(保留土地管理学院建制)。2005年,学院获得公共管理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2007年,土地资源管理被列为国家重点学科,2008年公共管理被认定为江苏省唯一的公共管理一级重点学科,同年土地资源管理专业被评为国家特色专业。2012年公共管理(类)被评为江苏省本科重点专业。2017年全国第四轮学科评估中,南农公共管理学科被评为A。学院形成了从本科教育到博士后培养的公共管理高层次人才培养体系,已成为全国有重要影响的公共管理高级人才培养基地之一。

“十二五”和“十三五”期间,学院围绕“国内一流、国际知名”建设目标对内鼓励和引导学科交叉与整合,对外强化国际交流、密切与政府部门的合作,促进学院高质量发展,学院综合实力有了显著提高。

党建引领有力

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牢牢把握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与强农兴农责任担当,坚守“为党育人,为国育才”初心使命,致力将“尚德为公知行合一”院训精神落地生根。实施“强基固本”工程,按照学科方向设置党支部,青年教师担任党支部书记全覆盖,全面推行中层干部联系党支部。土地资源管理系教师党支部入选江苏省首批党建工作样板支部培育建设单位,人力资源与社会保障系教师党支部入选学校首批“双带头人”教师党支部书记工作室。学院获评全国高校共青团“四进四信”活动基层优秀项目、江苏省工人先锋号、江苏省五四红旗团委等荣誉称号。落实“党员先锋”工程,通过“立德树人先锋岗”打造党员工作室。推进“品牌锻造”工程,坚持17年举办党建舞台剧,中国新闻网、江苏教育电视台、扬子晚报等 20 多家媒体关注报道,被誉为“一堂生动的思想政治课”,先后获评江苏省委教育工委最佳党日优胜奖等荣誉。

学科建设有为

2012年教育部第三轮学科评估中, 南农新闻网公共管理学科排名全国第十,名列江苏和全国农科高校公共管理参评学科首位。在2017年全国第四轮学科评估中,公共管理学科被评为A。公共管理学科在原江苏省重点学科的基础上,入选江苏高校优势学科建设工程。同时,公共管理作为主要支撑学科,有力支持我校社会科学总论进入ESI前百分之一学科(Top1%)。

人才培养有效

实现一流本科专业建设全覆盖

土地资源管理、行政管理、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先后获评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人力资源管理专业获评省级一流本科专业。

课程和教材建设取得重要成果

“十二五”期间新增国家级精品共享课2门,国家级规划教材1本,省级重点教材2本。“十三五”期间新增国家级线上一流课程2门,省级精品在线开放课程3门,省级外国留学生英文授课精品课程2门,省级重点教材5本。开设全英文课程 7 门。

国家级教学成果奖实现重大突破。

新增国家级教学成果奖二等奖1项,省级教学成果奖特等奖1项、一等奖1项、二等奖1项,中国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学会研究生教育成果二等奖1项(全国30项),2人获中国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学会学术贡献奖。

生科研创新能力大幅度提升。

荣获第七届“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全国金奖1项,实现南农“从01”的突破。获“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大赛江苏省一等奖、全国二等奖,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省级金奖1项、一等奖1项、二等奖1项,获专业类比赛特等奖、一等奖若干。研究生获江苏省培养创新工程项目60余项, 4人获清华大学农村研究博士论文奖学金,获中国研究生公共管理案例大赛全国一等奖1项,二等奖1项。新增省优博4篇,省优硕7篇。

师资队伍建设有发展

高层次人才队伍不断壮大,结构更加合理

新增国家级人才计划入选者6人次,省部级人才计划入选者20余人次。1人获国务院特殊津贴。

省部级及以上科研创新团队数量不断增加

充分利用现有学科优势,整合科研力量,新增省级高校哲学社会科学优秀创新团队2个、省级高校“青蓝工程”优秀教学团队2个。

行业领军人才培育成效显著

本学科1人担任公共管理类学科评议组成员,并再次当选教育部公共管理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副主任委员;1人获聘全国公共管理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指导委员会委员;在中国土地学会、中国生态经济学会、全球农业与生命科学教育协会高等教育联盟(GCHERA)、江苏省土地学会、江苏省行政管理学会担任理事长等职务5人。

科学研究有突破

平台建设取得重大成果

2012年经国家发展与改革委员会批准建立“农村土地资源利用与整治国家地方联合工程研究中心”,实现学院在国家级科研平台方面的首次重要突破。通过整合优质资源,新增省级重点(培育)智库2个。

重大、重点科研项目取得新的突破

新增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3项,国家社科基金重点项目6项,教育部重大攻关项目1项,其他国家社科基金项目25项。国家自科基金优青项目1项,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1项、课题1项,国家自科基金国际合作与交流项目1项,其他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52项。

科研获奖持续取得重大突破

两次获得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人文社科)一等奖,新增国土资源科学技术奖二等奖2项,江苏省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共28项,其中一等奖6项,二等奖11项,三等奖11项。

发表核心期刊论文数量保持稳步增长

以第一或通讯作者发表国际、国内高质量期刊论文1300余篇,其中 SSCI/SCI 论文100余篇。出版专著50余部。

社会服务有影响

面向国家重大战略需求,积极建言服务中央和地方决策

为国务院、江苏省人民政府、江苏省农委等政府机关提供咨询报告30余篇,研究成果获党中央、国务院、江苏省政府领导高度肯定与批示。

基于农业教育领域长期研究与实践,推动“新农科”教育的产生与开展

在国内率先倡议并推广“新农科”,在新农科建设三部曲策划、相关重要文件起草等方面均发挥了积极作用,为深化高等教育综合改革,推动涉农院校转型,提升农业人才培养质量作出了贡献。

出版系列“江苏农村发展报告”,为地方“农村发展”提供决策与咨询

围绕江苏农村发展、乡村振兴及乡村治理,开展连续、系统研究,出版系列《江苏新农村发展报告》,每年向地方政府及决策部门递交7-10份“决策咨询报告”。

发挥学科优势,服务脱贫攻坚乡村振兴

瞄准国家重大战略需求,充分发挥学科优势,主导高校精准扶贫顶层设计,构建乡村振兴治理体系。发挥学科人才智力优势,着力提升乡村治理能力。

国际合作与交流有特色

国际合作起步早

学院于1993年开始与荷兰瓦赫宁根大学开展合作,目前与荷兰、美国等20余所著名大学、科研机构建立起长期稳定合作关系,共同承担国际合作项目20余项,经费近5000万元。

国际合作成效显著

成功搭建科研平台,新增教育部“农村土地资源利用多功能协同研究基地”。获批国家留学基金委“乡村振兴专项”资助。长期聘请的海外高层次讲座教授,两人分获国家友谊奖和江苏省友谊奖。成功举办一系列高端国际学术会议和论坛。

国际影响力持续增强

学科平台已成为中国在资源环境经济与管理领域国际合作研究最为活跃的机构之一。学科为全球农业与生命科学高等教育协会联盟(GCHERA)执委及 GCHERA 世界农业奖中国联络处依托机构,自2012年以来,连续参与组织了9次“GCHERA 农业与生命科学教育创新世界对话”及“GCHERA 世界农业奖”颁奖等活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