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雨时节话梅俗

2018-09-19 来源: 作者:张逸鑫 朱世桂 图片:

    宋代大家苏轼曾写《赠岭上梅》:“梅花开尽白花开,过尽行人君不来。不趁青梅尝煮酒,要看细雨熟黄梅。”从梅花盛开,青梅煮酒到黄梅落地,这首诗借梅果的成长轨迹告诉世人,时光流逝,但总有人愿意一直陪伴你左右。梅雨之称也是源于梅果成熟,那么梅果文化经历了怎样的发展过程,又有哪些民俗与梅果成熟有关呢?

    “梅雨”,是指江南地区,每到芒种节气,梅果成熟的时候,就会呈现一个月左右的连绵阴雨天气。宋范成大曾在《芒种后积雨骤冷》写到“梅霖倾泻九河翻,百渎交流海面宽。良苦吴农田下湿,年年披絮插秧寒”,描绘的正是江南地区农民在梅雨季节披棉插秧的画面。梅雨季节正是棉花、水稻等农作物生长旺盛的时候,对水的需求量非常大。但梅雨时间过短或出现“空梅,很容易发生干旱导致灾荒,梅雨时间过长,也会伴有洪涝灾害。 因此,芒种是二十四节气中农民最为忙碌的节气,正是这样的忙碌,造就了中国人吃苦耐劳、坚强不屈的性格秉性。

    梅,作为我国原产的果品,开发利用历史极其悠久。据考古研究推断,我国先民利用果梅已有7000多年的历史。1979年河南裴李岗遗址发现梅核,距今约7000年。魏晋以来人们开始欣赏其花,而中唐以后尤其是宋元时期逐步推阐其精神象征意义,拉抬其思想文化地位。梅经历了一个由“果子实用”到“花色审美”,再到“文化象征”的完整过程。但是梅最初被广泛种植,源于梅果的食用功能,因此而产生很多民俗。

梅子民俗——饮食习俗

    因为梅味酸,人们少生食,多加工后食用,并形成了诸如乌梅、话梅、梅酱、梅酒、酸梅汤等各式各样的饮食民俗。除此之外,梅还可以作为调味品代醋,在祭祀和烹饪中有着不可或缺的地位。《书经·说命》记载“若作和羹,尓唯盐梅”,可见商周时期在羹汤中放梅调味的饮食习俗已经盛行。现如今汉族地区用梅子烹调的古老习俗已经失传,但是在云南大理、丽江一带的白族、纳西族人民中仍然保留着。比如大理祥云县的白族人拿手好菜“梅子煮鱼”,就是在煮鱼的过程中放一些梅子,不仅可以调味,还能缩短鱼肉煮烂的时间。

梅子民俗——婚俗

    世界上最早的咏梅诗,《诗经·国风·召南》载《摽有梅》:“摽有梅,其实七兮。求我庶士,迨其吉兮。摽有梅,其实三兮。求我庶士,迨其今兮。摽有梅,顷筐塈之。求我庶士,迨其谓之。”这首诗也记述着少女抛梅求爱的故事,少女分别在树上梅子还有七成、三成,以及全部落地需要用筐捡拾的三个时候,向心爱的男子发出求爱信号,表达自己内心急需爱情的愿望。“梅”与“媒”二字同音,在古代,人们也经常把梅视为“媒合之果”,用以传达爱意。

民间艺术

    “为救李郎离家远,谁料皇榜中状元。中状元,着红袍,帽插宫花,好新鲜。”耳熟能详的《女驸马》就是民间艺术代表作黄梅戏的著名曲目。相传清末时期,安庆地区洪涝等自然灾害频繁,迫使当地人纷纷学唱戏并以此逃荒谋生。因为唱戏时期多在黄梅成熟的季节,故名“黄梅戏”。黄梅戏用安庆方言念唱,以委婉清新的唱腔和淳朴细致的表演深受广大民众的喜爱。 

审核:

校对:

编辑:实习编辑

阅读次数:2002

(0)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