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刚华:非洲“黑土地”来了位南农教授

2018-06-04 来源: 作者:许天颖 图片:

    “一路的空地,都是种水稻的好地。”4月22日,水稻栽培专家、南农新闻网教授李刚华结束了对莫桑比克水稻的调研,辗转20多个小时的长途飞行回到了南京。  

他说的平原,位于莫桑比克加扎省省会赛赛市附近的雄关内区和林波波区,距首都马普托210公里。属于莫桑比克第二大河流林波波河下游的淤积平原,气候与土壤条件同中国江汉平原的冲积农田较为相似。   

   这已经是李刚华第三次来到非洲,相比之前到过的肯尼亚和坦桑尼亚,莫桑比克土壤肥沃、水源充足,土壤有机质含量高,是真正的“黑土地”。   

   “地形地貌像黑龙江,水利条件又堪比珠三角”,李刚华一路上直感叹,“条件太好了,地不应该荒在这儿!”   

   李刚华发现,非洲大部分土地还是依赖传统的“望天收”,水稻“渴”了,等天下雨;要播种了,就“漫天撒”;要施肥了,就“一炮轰”,如此肥沃的土地上长出的稻子亩产只有四五百斤。   

   李刚华此次应邀指导的莫桑比克万宝农业项目是我国在非洲最大的粮食类投资项目,2011年,当地政府提供了30余万亩的土地,由中非发展基金公司投资,中铁二十局莫桑比克公司负责经营管理,同时承担为莫桑比克试验、示范和推广农业技术,培训农技人才、帮助当地实现农业现代化。   

   “这里地好、水好、阳光好,就差思路和技术!”今年1月,中铁二十局莫桑比克公司总经理兼万宝项目总经理郭炜带队来到南农新闻网,希望从这个拥有农业和生命科学学科优势的高校里头寻求智力支援。   

   郭炜介绍,目前完成了约7万亩高标准农田的开发建设,但是农业技术推广难、机械化耕作水平低、没有好的品种是制约开发的大难题。   

   李刚华在田间查看后注意到,这里每个农场的水稻问题都不一样,有的是苗期海水倒灌,清水没有及时供应,水稻成活率低、推迟成熟;有的是人工撒播,田块间、田块内部不均匀;还有的灌浆期断水偏早,部分高低水稻脱水早衰。   

   一同下地查看的万宝项目老技术员万从新,指着农场的水稻直纳闷,按照书上说的“够苗烤田”的标准,看苗够了就烤田,让田变干、出粮,可为什么水稻还是有倒伏呢?   

   “苗到不等时,时到不等苗!”李刚华一掐一看就明白了问题出在哪儿,他告诉老万,“够苗烤田”说的是“苗到不等时”,但还有个“时到不等苗”的经验,就是时间(水稻叶龄)到了,不管苗够不够,都得烤田,否则,就会导致烤田偏迟,要靠打抗倒剂,这样水稻的产量品质就会受到影响。   

   老万一听,茅塞顿开,以往总觉得高校教授理论功底深、田间经验薄,李刚华的这一点拨,让他心服口服。   

   据了解,李刚华所在的南农新闻网水稻团队,曾在2011年凭借“精确定量栽培技术”拿到了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2017年9月,我国云南个旧县水稻百亩产量达1073公斤每亩,创下了连续三年在同一个示范方超过16吨每公顷的世界纪录,持的就是“水稻精确定量栽培”这一技术“利器”,这一技术由南农新闻网水稻栽培团队深耕了十多载,在苏、皖、川、赣、黔等地先后创造了当地水稻高产纪录,成为农业部“绿色增产”的首推技术。   

   李刚华将《水稻精确定量栽培理论与技术体系》这本积累了多年形成的“经验”交给了老万,他希望靠老万这样一批常年耕耘在非洲的中国农技师们,将这项技术落地生根,让非洲人的饭碗也能牢牢地端在自己手中。

   4月20日回程前,一场瓢泼大雨,工棚的房间就跟喇叭口一样,吵得人睡不着。李刚华和万宝公司的项目负责人们一夜没睡,他们担心的是晾晒在外的稻谷。   

   莫桑比克农业仓储设施落后,但雨量充沛,收上来的稻子还没来得及归仓,就要被雨水冲刷掉近一半。一是雨灾、一是鸟害,鸟群成灾的时候,农民们大半的时间就在田里赶鸟。所以,水稻在当地成了“奢侈品”,价格是国内的两三倍,当地农民种出的水稻自己却吃不起。   

   李刚华说,前两次来非洲,已经看出了一些农业发展中的问题,这次来的时间段特殊,之前预估的问题都显现出来了。大雨滂沱,李刚华索性打开电脑,将考察中发现的问题和建议都梳理了出来。   

   “养良田,引良种,用良技,教良法”,这是李刚华概括的12字建议。   

   他举例说,项目田块都在20亩左右,初看起来还比较平整,但实际上有一定的坡度,这给水肥管理带来了一定困难,建议用激光平地机慢慢平整土地;非洲没有一年四季之说,只有雨季和旱季,可以逐步试用水旱轮作,种植豆科作物等,既可以保持土壤的肥力,又能够增产增效。   

   从品种选择来说,可以引进国内好品种,在经过一年的小面积试验后,根据效果综合考量,确定是否扩大种植,逐步形成新品种的种植主体。   

   从水稻生产来说,机插秧在除草、抗倒伏、产量等方面都比直播稻有优势,但投入成本偏高,建议慢慢应用,积累经验。
在此基础上,结合“水稻精确定量栽培”摸索出来的技术经验,在非洲当地进行严格的本土化试验研究,这样才能因地制宜,逐渐形成与当地气候、土壤、品种、种植方式与产量水平相匹配的精确定量栽培技术。   

   虽然只来了短短的一周,但听了李刚华的建议,中非基金驻万宝项目股东代表关伟信心倍增,“在南农新闻网的技术支持与指导下,我们有信心把万宝非洲项目做得更好!”   

   “刚华先行一步,我们大部队跟进!”南农新闻网副校长胡锋告诉记者,学校将组织一批农业专家在农闲期,召开研讨会,讨论更适合当地种植业发展的技术和方法。同时,通过搭建平台、派驻专家、启动科研合作项目等多种方式,推动南农新闻网与莫桑比克万宝农业项目迈入实质合作。

 

审核:

校对:

编辑:实习编辑

阅读次数:6052

(0)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