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远的“肯尼亚时间”

2018-06-04 来源: 作者:许天颖 图片:

    当地时间早上8:30,李远和无数个工作日的早上一样,来到位于肯尼亚纳库鲁市的埃格顿大学孔子学院中方院长办公室,这比他在国内的上班时间延后了半个小时。

    扣去5个小时的时差,比北京时间再晚上个把钟头,这是当地人所适应的时间节奏,这种“慢半拍”的工作状态,李远在不知不觉中已维持了4年。一届中方院长的任期最长5年,曾经恨不得给这个国家都拧上发条的他,此刻,真希望剩下的日子可以“慢慢过”,将更多美好回忆定格在“肯尼亚时间”。    

当中国速度“撞”上肯尼亚时间

   12年7月,南农新闻网与埃格顿大学申请共建的孔子学院获得正式批准,这也是全球首个以农业为特色的孔子学院。
一年不到的时间,李远赴任,成为埃格顿大学孔子学院的首任中方院长。初来乍到,辽阔的东非草原,触手可及的热带动物,还有只要升腾起一堆火焰就能尽情歌舞的肯尼亚人,李远心想,在这样一个美丽的地方工作,该多么愉快! 

   为了凸显学院的农业特色,在孔子学院总部的支持下,南农新闻网致力于推动肯尼亚当地的农业技术推广以及科研合作。奔波于第一线的李远主动挑起了两副担子——一副承载着传播好中国语言和文化的使命,另一副则肩负着农业科技推广的重任。在这片东非的热土,他渴望实干。

   16年2月,由我国科技部资助、南农新闻网承担的“中-肯作物分子生物学联合实验室”在埃格顿大学投入运行,这是肯尼亚最先进的分子生物学实验室。

   实验室的大型仪器设备在海上“漂流”了3个月到达肯尼亚,这些设备将大大提升当地作物种质资源的研究和创新,也是提高作物产量、缓解粮食安全的一大福音。   

   令李远没想到的是,这些“大家伙”好不容易漂洋过海,可眼见到了跟前却受了阻:肯尼亚海关的行政效率让人大跌眼镜——不肯接受任何电子材料,所有证明材料都要重新打印出来,承诺过的事又难以兑现……   

   李远不得不奔走中国驻肯尼亚大使馆,请使馆工作人员反复出面沟通、帮忙开具证明材料,这来来回回,单是清关手续就办了整整一年。   

   在国内一周就能搞定的清关在这儿拖了一年。李远承认,这让他从刚来时的“蜜月期”一下跌入了“挫折期”。  

   “但这就是‘肯尼亚时间’,我们身上肩负着两个国家赋予的使命,必须学会适应两国的文化和节奏。这样的波折期,是我们每一位援外的教师和管理人员首先要面对的。”   

   经历了三年多的调整与适应,游走在中国速度与肯尼亚时间的李远越来越得心应手——遇到重要事情,通知时间提前半个小时到一个小时;遇到重大事件,准备时限放宽半个月到一个月。他总结出,“肯尼亚时间”并非叫人懈怠,反倒是更要“抢”在时间前头——计划做在前头、预案准备充分,很多困难就会迎刃而解。   

   现如今,李远每年都受孔子学院总部邀请,为新上任的中方院长做培训,“时间观念”是他必讲的案例。   

难开的“金口”变成了“话匣子”

   2013年,中国提出“一带一路”倡议,引发国际社会高度关注,肯尼亚首都内罗毕作为丝路南线的重要支点,承载着“一带一路”倡议的重要使命。在南农新闻网校长周光宏看来,南农新闻网要借助农业孔子学院这一平台,在传播好农业科技和语言文化的过程中,贯彻好“一带一路”,打造政治互信、经济融合、文化包容的命运共同体的要义。   

   “文化包容,首先就是要融入。融入当地了,工作才好开展。”李远说的“融入”是要按照当地的国情去办事,不打击肯方工作人员的积极性,又要顾及中方的工作进程与要求。李远说,他的工作,最关键的一点就是学会求同存异,在差异中包容共生。   

   都说,江山易改、本性难移。人的性格是很难改变的,除非有特殊的人生经历或是重要事件。   

   李远自己也没有想到,在肯尼亚的这4年会成为其人生中改变性格的“重要事件”。   

   非洲是个热情好客的民族,单位同事之间见了面,不管生疏还是熟络,都要互致问候。李远在学校办事,一路招呼打过去是常事。但让他多少有些吃惊的是,领导与下属之间也是如此,不管是否有紧急情况。   

   有几次,李远有要紧的事儿汇报,肯方校领导看到行色匆匆的他,依然是先来了好长一通问候,“你好、我好、大家好”之后,他也不由得放满了语速,驱除了急躁,将事情一一道来。   

   李远笑称,工作久了就会发现,肯尼亚好多领导都是“不谈正事”的,重要场合也很少看到有领导拿着讲话稿严肃致辞,大多是先来个暖场,而且都是脱稿,看上去轻松随意。

   2016年10月,中-肯作物分子生物学联合实验室揭牌仪式在埃格顿大学举行,肯尼亚国家科技委员会主任Moses Rugutt受邀出席并致辞,可“干货”没谈几句,他就开始大“扯”自己中国名字的含义与由来,以此表达对中国的深厚感情。说笑式的开场持续了半个钟头,场内一下子就热了。   

   就是这样的工作环境让曾经沉默寡言、金口难开的李远“蜕变”成了一个“话匣子”。   

   据了解,埃格顿大学孔子学院目前有10位中方教师,以刘高琼教授为代表的农业专家们将农技推广的培训班办到了田间地头,手把手地教农户们播良种、除虫害。在当地农户眼中,刘高琼和李远是一对好“搭档”,一个负责“切正题”,为田间棘手的难题搭好脉、给处方;另一个则负责“话家常”,了解农户们遇到的问题、破除他们对现代农业科技的偏见。   

   李远“话匣子”的风格,让他与农户们没有了距离、越走越近。截至2017年7月,由埃格顿大学孔子学院牵头完成的农业技术培训班已达17期,学员遍布了肯尼亚、卢旺达、坦桑尼亚等非洲6个国家,很多学员至今仍和李远保持着书信往来。   

文化的滋养润物无声   

   在6月刚刚举行的孔子学院毕业典礼上,肯尼亚姑娘Monica Muigai表演的藏族舞《天路》惊艳四座。在这之前,她凭借这一舞蹈,摘得了第16届“汉语桥”世界大学生中文比赛肯尼亚赛区决赛的“最佳表演奖”。   

   她有个好听的中国名字,叫丁芊芊。这首中国百姓耳熟能详的歌曲,被她拿来表达对肯尼亚蒙内铁路兴建成功的无尽感激。   

   蒙内铁路全长480公里,连接着肯尼亚首都内罗毕和东非第一大港蒙巴萨港,是中国帮助肯尼亚修建的标轨铁路,也是肯尼亚独立以来最大的一项基础设施项目。今年5月31日蒙内铁路正式建成通车。   

   丁芊芊用中文告诉记者,蒙内铁路的通车让家乡人民振奋不已,这不仅便利了交通,而且将中肯两国人民的心拉得更近了。作为孔子学院汉语证书班的学生,她一直想将这样的情感表达出来,她说,是李远院长给了她灵感。   

   “当地人对蒙内铁路的感情就像祖国人民对青藏铁路一样,这条路不仅是一条通往远方的路,也是一条走出贫穷、走向富强的路。丁芊芊选择《天路》是再合适不过了。”李远说。   

   语言、文化的传播是孔子学院的初衷。自2013年埃格顿大学孔子学院正式成立以来,这里几乎成为了肯尼亚学生的“中国村”,招生规模从一开始的几十人扩展到2017年的1700多人。   

   除了汉语证书课程、农业技术培训班课程这两大核心课程,埃格顿大学孔子学院为学生提供了丰富的汉语文化讲座和活动,不仅在埃大,在附近的克里木高中和小学也设立了教学点。书法、武术、剪纸、太极、民族歌舞,这些打得响的中国文化名片都井然有序地“插”在了孔子学院的课程包里。   

   李远要求,每个中国的传统节日,孔子学院都要为学生准备文化体验活动;同时,在埃格顿大学的开放日或者文化周上,孔院的师生都要排练几个中国元素的节目。   

   在历届孔子学院优秀毕业生中,有2位凭借出色的汉语表达和对中国文化的热爱,被孔子学院留了下来,成为了这里的本土教师,当年的“徒弟”摇身一变,成了“老师”。   

   “鹅、鹅、鹅,曲项向天歌……”在克里木小学,走廊里传来朗朗的读书声,这是当地的小学生们在诵读中国唐诗《咏鹅》。很难想象,扮演中国文化传播者的就是一位年轻的孔子学院肯尼亚教师,Lucy Adhiambo,中文名字陆晓丹。   

   李远告诉记者,唐诗令陆晓丹着迷,她曾在随感中写道,“唐诗好似灵魂的乐章,如果想带领孩子们领略中国文化的精髓,没有什么比唐诗更好的方式了。”   

   走近这间充满中国风的教室,孩子们人手举着一块硬纸板,这是陆晓丹亲手给他们做成的“诗歌卡”,板上画着一只栩栩如生的大白鹅,旁边整齐地用汉字书写了整首诗歌,还用心地标注上了音律。   

   李远说,文化的传播就应该是这样,春风化雨、润物无声。

 

审核:

校对:

编辑:实习编辑

阅读次数:1004

(0)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