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建民,农学院博士生导师,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农业科学院一级岗位杰出人才,中国农科院副院长。已培养博士62名和硕士37名,其中全国优秀博士论文提名奖2名,省优博3名,省优硕1名。此外协助翟虎渠教授指导毕业的博士48名和硕士23名,其中全国优秀博士论文提名奖1名,省优博2名。
严谨是入门的“基本功”
记者:万老师,您不仅是一位研究生导师,更是一名卓有成就的农业科学家,科研和教学相得益彰。多年来,您培养的研究生有很多已经在领域内取得一定的成就和地位,那么您认为科学研究的基本素质有哪些,在培养学生时是如何要求的?
万建民:科学研究最重要的是严谨的治学态度和实事求是的科研素质。这些在自然科学领域,最直观的体现就是科研数据,我们就是通过对包含数据在内的实验进展的考核把关,来培养研究生的研究能力和严谨治学的作风。
对自然科学研究而言,数据的准确性和可靠性,既是研究能力的要求,也是科学态度的要求。尤其是对于刚刚开展科学研究的研究生而言,数据的获得是一项基本的素能,是学生入门的“基本功”。导师和学科带头人要确保队伍形成严肃的学术氛围,出现问题严肃处理,确保给学术研究一片纯净的空间,从某种意义上来说,这才是对创新真正意义上的鼓励。
经过多年的共同学习和工作,现在团队已经形成一种共识,那就是,严谨是科研工作最重要的素质。2006年,团队曾经有一名学生收到一家著名期刊的用稿通知,就在发稿前夕,老师们无意中发现文章中有些数据有问题,我们坚决要求这位同学撤回稿件。虽然大家觉得失去这个在著名期刊发表成果的机会很可惜,但我们认为,一个学术团队,严谨的作风是学术人的坚守,千万不能为一时的成果所诱惑,不能给学生留下哪怕一丝侥幸的印象。
当然了,对研究生,既要严格要求,又要亲切关怀,要在日常的教育教导中,建立起他们对科研工作的兴趣、从事科研的信心和献身科研工作的自豪感。要让每个学生认识到做科研是最有意义的事,让他们有信心成为世界上最好的科研工作者!
要培养好的学生,每个细节都不能放过
记者:十年树木,百年树人。应该说,科研素质的培养,是一项长期的工程,也是一个需要经验积累的过程。这方面您的体会和经验又有哪些呢?
万建民:科研素养的培养,确实要贯彻科研的全过程,从开题的严格要求,到阅读大量文献,做好开题报告,每个细节都不能放过。要充分讨论研究专题的科学意义、目的和技术路线。要及时跟踪和把握研究领域内全世界领先的科学家的研究成果和进展,还要培养学生独立思考问题的能力。
其中,老师们必须注意的是,要相信学生的能力水平,发挥他们的主观能动性。在我们的团队里,所有研究生几乎从入门起,就要尽可能参与项目申请、答辩和国内主要学术会议,感受学术氛围。
我们认为,各种形式的交流是促进学生提高的有效途径。在我们每周定期组织的SEMINA(学术研讨)里,首先由导师指定较高学术含量的专业刊物,每个学生根据自己的研究方向和兴趣,在这些刊物中挑选自己感兴趣的文章深度阅读,然后在全体师生面前交流阅读感受和收获。仅仅这一项,每个学生每学期至少会精读2篇本学科内的高水平论文,还可以通过同伴的分享扩展自己的专业知识的触角。
此外,每个研究生每隔半个月还要将自己的研究情况跟导师面对面交流,这样我们就能及时掌握研究进展,了解他们遇到了哪些问题,有哪些可以改进的地方。导师还会每周组织一次MEETING,讨论科学问题和文章撰写等等……可以说,对学生科学素养的培养是渗透在平时的点点滴滴学习和研究中的,不断进行思想的交流是推进他们取得提升最好的助力器。
要舍得给学生“压担子”,鼓励他们“跳一跳”
记者:谢谢您关于研究生培养的经验的分享,给我们带来很大的启发。那么对于培养与世界一流农业大学相匹配的高水平研究生,您还有什么样的建议和意见呢?
万建民:作为导师,首先要帮助研究生树立攀登科学高峰的勇气和自信,要舍得给他们“压担子”,提要求。
我们的经验就是,要及时把学生引入科学前沿,一开始就鼓励他们“问鼎”研究前沿课题。耐盐碱是水稻研究前沿领域的一个重要问题,为了让研究生更快进入到这个领域的研究场域中,我们组织课题组全体老师和学生花费3个月的时间来讨论在这个领域遇到的共同难题和已有的研究进展。大家经过长时间的资料搜集和问题探索,思想不断的互相拥抱和碰撞。导师持续对学生的思想火花给予指导和修正,既培养了学生他们提出的问题和思考的角度,有时候还能给导师以启发,有出乎意料的收获。
除了让学生参与学术交流,我们更支持学生参与科研实践。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以及研究水平的提高赋予我们的“科技自信”,大家对食品的口感和功能越来越挑剔,水稻谷蛋白研究便是顺应这一变化。这之前,全球只有日本和美国加州大学着手这个领域的研究。我们关注到这个领域,尝试着把这个问题引入到我们的课题讨论会里面,激发老师和同学们一起来关注这个领域的研究进展,讨论可以从怎样的角度着手研究,确定研究思路,设计和实施研究方案。通过研究,我们找到一个“调节机制”,来调节水稻种子胚乳中积累的贮藏蛋白的含量,以满足不同人群的需求,最后在国际著名的杂志《ThePlant Cell》上发表了研究成果。整个研究过程,我们都尽量让研究生参与进来,给他们一个需要“跳一跳”才能够得着的压力和空间,让他们得到成长,当时参与这个研究的学生,有的已经成为领域内知名的科学家。
除了对已有学生的培养,我们的导师,乃至学院和学校,还要关注对研究生培养的制度设计,改善他们的生活学习环境,建立完善奖励制度,给包括研究生在内的广大科研工作者更宽松的研究空间,鼓励更多更优秀的本科生报考南农新闻网研究生,为学校的“双一流”建设储备更好更优秀的科研“种子”,才能为农业科学美好的未来增添更多的生命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