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论】莫让纸质阅读在“互联网时代”中缺失

2017-03-24 来源:新闻网 作者:公管院 赵攀奥 图片:

阅读是一次与心灵的对话,它让我们远离生活喧嚣,开阔人生境界,滋养浩然之气,实现自我价值。然而,随着互联网的普及,电子书、网络阅读、公众号推送等逐渐取代了传统的纸质书籍,我们终日在各类显示屏之间切换,不仅产生“电子疲倦”,更出现“阅读焦虑”。


一组数据对比让人触目惊心:以色列人均每年阅读纸质书64本,而中国只有不到5本;“中国人,你为什么不读书”等恨铁不成钢的质问时常见诸报刊;随着互联网及数字化阅读的兴起,“浅阅读”“碎片化阅读”“娱乐化阅读”等已成为当今大学生的生活常态。


可以说,我们正逐渐从传统的纸质阅读进入到数字化阅读。互联网与电子科技的发展,大大缩短了人与书之间的距离,各类信息数据在手指滑动之下便可被轻松“捕获”。数字化阅读的快捷性、开放性、多样性等特点给我们的日常学习生活带来极大便利。但数字化给我们带来便捷的同时,也带来了诸多隐患。我们习惯于打开电脑用键盘敲字却在考试时经常提笔忘字;我们在电子世界中不知不觉就戴上了眼镜;我们沉溺于在日常的琐碎时间里匆匆浏览各类推送,失去了对事件的深入思考……


在今年的两会上,全国政协委员、中国书法家协会副主席言恭达就提倡通过创造优质的社会氛围和环境,使阅读真正进入到大家的心里,而不是成为一种形式。言恭达说:“我主张每个家庭要有一个书房,把书房作为生命体验和培养文化情怀重要的栖息地。让读书成为明心养性的重要手段。”


从一定意义上来说,纸质书籍具有更丰富的文化意蕴和更深厚的文化内涵,所带来的文化情怀和文化意境也难以替代。在书房中,捧起一本经典著作,往往能激发我们更强烈的阅读仪式感,让我们对书中的精华“字字推敲,句句琢磨”,从而跨越“浅阅读”“碎片化阅读”的陷阱而进入到“深层次阅读”。南宋著名理学家真德秀在《家塾常仪》中写道:专心肃容,记遍数。句句字字分明,每句终字重读则句完,不可添增虚声,使句读不明。遍数未足而已成诵,必足遍数;遍数已足而未成诵,必加数成诵。务要心、口、眼三到,毋得目视东西,手弄他物。阅读强调的是“心领神会”与“专心致志”,最后达到与书本“神游物外”的文化境界。在喧嚣、纷扰的环境下进行的数字化阅读显然无法达到纸质书籍“以书会友”“以书交心”的精神境界,传统的书籍仍散发着独特的芳香。


当然,我们并非要完全摒弃数字化阅读,而是利用数字化与新技术带来的优势为我们创造更优化、更适宜的读书环境。比如,我们可以通过电子阅读提前浏览这本书籍的主要内容,从而决定是否进行深入阅读。我们在阅读经典书籍时产生的疑难困惑更可以通过网络搜索来快速解决。网上书城的发展也使购书变得极为便捷……以上种种均是数字化阅读与纸质阅读的交相辉映、优势互补。


有位作家曾说,“天堂应该是图书馆的模样”。在数字化普及的时代,不妨抽出点空余时间,走进图书馆,徜徉在知识的海洋里,让自己的心灵得到一次书香的洗礼!

审核:

校对:

编辑:王梦璐

阅读次数:1135

(0)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