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节里无法抹去的仪式感

2016-03-18 来源:人员机构 作者:全媒体中心 张雪  图片:

    每年的岁末年关,总少不了这样一个镜头。
    某个大城市的火车站里,人头攒动。在候车室的一角,农民工小张一边注视着检票口墙上的滚动牌不断刷新的交通班次,一边比对着手中捏得有些发皱的车票,眼神里流露出等待的焦灼与期盼的局促。他的脚下,一个个用了很久的编织袋把各式各样的生活用具和礼物吞入腹中,圆滚滚的肚子着急地向四周的人群展示着什么。播报员清脆的声音在空旷的候车厅里响起,火车进站,小张手脚麻利地提起行李,急速地被淹没在春运的人潮当中……
    像小张这样的人很多,他们是《春运》这部电影当之无愧的主演。这部每年准时上映的电影,重复着团圆的主题,却总能在流动中国的环境下唤起亿万华夏儿女的恋家情怀。
    今年春运前夕,《人民日报》的某篇评论做了这样一个形象的、直观的比较:2016年预计近30亿人次的春运客流量,相当于整个欧洲人口搬了4次。尽管由于现代交通技术的发展,当今的中国在流动中生长,流动中变迁,流动早已成为常态。但春运仍以它巨大的流动规模和独特的时间背景让自己成为一个无法忽视的流动现象,这背后注定有独特的因素——春节。这个古老的节日伴随着中国从传统走向现代。
    有学者曾说,中国不仅是个政治概念,还是个文化概念。春节里的中国,褪去了国际社会上硬邦邦的“国家”外衣,摇身一变,成为了回到家中系上围裙的男人女人们,在热气腾腾的厨房里忙得不可开交。她热烈,浓郁,欢天喜地,红红火火,抹上了柴米油盐气味的香水,也回归了自己作为文化共同体最古朴的样貌。春节是儒家文化圈共同的节日,但与其他地区不同的是,中国春节,从习俗到饮食,都是天南海北,千差万别。在形态各异的春节当中,中国春节虽不能包罗万象,却一定是最多元的一个。
    食在中国。春节的食物作为中国春节多元饱满的象征,绝对是当之无愧的。在电影《舌尖上的新年》里,各地的美食轮番登场,它们用独特的味道记录着中国春节的古往今来。鲁中的糖瓜,每逢腊月二十三必被摆盘上桌来恭送灶王爷升天。鲁中的百姓祈求甜腻的麦芽糖黏住这位一家之主的嘴,好让他只管“上天言好事,下地保平安”。甘肃环县的羊肉腊八,被女主人抛洒到田间地头。咸鲜的腊八粥,喂饱了寒冬里熟睡的土地神灵,换来了全家的安心和来年的丰收。还有广东鹤山预示子孙满堂的大糍、内蒙鄂温克旗食材丰厚的甜点乌日木……“各地的人们用自己的饮食习惯来揣度头顶三尺之上神明的喜好。而被拟人化的神,也像凡人一样,荤素不拒,甜咸皆喜。”面对各地百姓食物祭神的方式,《舌尖上的新年》如是说。
    现在的我们,也许不再需要等待一年才能吃上饱足的食物,却总是缺少一个吃的庄严理由。但在农历新年,这些不再罕见的食物却以一种罕见而神圣的方式呈现,成为沟通了凡人与神明的仪式里不可或缺的载体。在这里,饮食拥有了一个庄严的理由——祭祖拜神,而正是通过此,中国春节带给我们一种仪式感,这种仪式感足以让这样的一个时间节点与众不同,无与伦比。
    无论是千周百转还乐此不疲的春运,还是技艺复杂、仪式繁琐的食物狂欢,中国人在面对春节的时候,就像虔诚的信徒,容不得半点迟疑、半点马虎,那对家对团圆的信仰,在这个时间节点得到了最大程度的升华。这一年里,所有的幸与不幸被重启清零,人们又来到了周而复始的节点,与亲朋好友携手站在新年的门口,以相同的姿态许下美好的愿望——这一刻,我们都是中国春节最坚定的信徒!
    也许退一步说,现在的春节对于我们不再那么神圣,但特殊的习俗、特殊的食物、陌生的乡村、久违的故土却只能在这样的一个时间节点与我们齐聚,好让我们时隔一年甚至多年还能看清他们的脸庞,亲切地与之交谈。通过这些事物,中国春节给全体中国人带来了一种无法抹去的仪式感,在这个仪式里,我们认领了身份的家庭属性和文化属性,“我”因之成为独一无二的“我”,中国因之成为独一无二的中国。
    “黄河九曲回转,生活永远向前。”也许随着时间的流变,许多东西会淡化,但春节所带来的回家的仪式感、饮食的仪式感则会一直存在下去,让中国春节历久弥新,成为华夏子孙最长久的集体记忆。

审核:

校对:

编辑:谷雨 石松

阅读次数:5152

(0)
Baidu
map